国内资讯
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构建中日开放合作新标杆瞄的组词
2025-07-28 10:32  浏览:36

image.png

在上海链接全球、融通世界的枢纽门户——临港新片区,2025年1月7日正式揭牌设立了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以下简称“日企产业园”)。园区的开发运营方——新片区经济公司的副总经济师任翔介绍,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临港新片区重点部署的国别产业集聚区,这里全力打造以“优势产业合作、创新资源融合、深度人文交流”为主题的中日合作示范区,将成为日本中小企业快速对接中国市场、融入中国产业链的“首站枢纽”,成为中国企业对接日本技术、品牌与产业资源的“开放窗口”,推动中日两国在产业领域实现共振发展。

行业精度配上生活温度,形成产城融合的空间叙事

这座园区由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主力军——临港集团旗下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片区经济公司”)开发运营,致力于打造一流园区创新生态。

任翔介绍,主楼10层规划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科创孵化器、共享办公区等功能模块,配套会议接待、产品陈列等多元场景。辅楼3层则是“生活圈”的精华:居酒屋的暖帘、烧鸟店的木质吧台、胶囊旅馆的极简设计,营造兼具温度和乡情的空间氛围。

园区所处的滴水湖金融湾,是临港新片区重点打造的跨境金融与离岸贸易集聚区。项目紧邻轨道交通16号线滴水湖站,汇聚“荣耀之环”地标建筑、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五星级酒店群及金融机构集群,并配套国际人才公寓及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文旅设施,形成“产城融合”的复合生态。

充分利用中日两国优势互补,形成制度创新试验田

日企产业园是中日两国优势互补、双向市场开放的精准共振。任翔指出,临港新片区开放创新的制度体系,为这种共振提供了“催化剂”,临港新片区5年来,累计形成13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0项为全国首创。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制度创新的“头雁”,临港新片区已有YKK、三井造船、伊藤忠商事、三井住友海上、日邮物流、川崎汽船、千叶精机及洋马发动机等150余家日资企业集聚落户,日企产业园的建设运营将形成从高端制造到现代服务、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的延伸产业矩阵。

打造政策磁场效应,成为日本企业海外拓展的“中国首站”

为加快吸引产业集聚,临港新片区推出“政策组合拳”,除延续外资总部最高3000万元奖励、符合条件外籍人员15%个税扶持等政策外,还有针对国别产业园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并在日企产业园配备日语服务专员,提供从企业设立、就劳签证、居住落户、跨境融资、信用担保、国际法律到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条服务。此外,日企产业园将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上海技术进口交易会等各类展会,为入驻企业搭建起触达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

产业政策与专业服务,在这里形成了“磁吸效应”,第一批“高精尖”与“新消费”企业率先落子。其中,日本磨考株式会社是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高翔介绍:“入驻日企产业园,正是看中了临港新片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强大的产业链优势,这与我们企业的市场拓展方向高度契合。日企产业园也在积极支持我们对接临港新片区的产业链相关企业。未来,我们计划在中国开设制造工厂,服务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而临港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地。”

目前,日本第三大餐饮品牌东利多控股、排名第六的独角兽企业TBM环保新材料、精密仪器领域的头部企业岛津制作所、机器人创新企业Robot Bank、再生医学领域的东康株式会社、日版“大众点评”Table Check等知名企业,均有意向入驻日企产业园。

任翔表示:“日企产业园的入驻企业,已涵盖高新技术、医疗健康、金融贸易、生活消费等多个领域,园区的聚焦效应正由点及面,快速显现。”(图文: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投资上海》杂志)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