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关于优化投资促进机制加强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的实施方案》启动以来,浦东新区通过建立创新模式,进一步打通横向资源,围绕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积极推进新打法,形成投资促进的新格局。
成功落地项目体现诚意和服务
浦东新区积极引进外商投资,特别是高质量的外资,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建立了一套招商和服务机制。
罗氏的项目可供管中一窥。去年4月,浦东获悉罗氏拟开展中国区域新产线选址工作,浦东在第一时间梳理了项目基本情况,将其列为需要市级层面推动的重点项目,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动项目。去年11月,浦东与罗氏制药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最终顺利落地。
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张浩,分享了其中的经验:“在获悉项目信息后,快速进行精准的分析研判,明确下一步推进方向;涉及重大项目及时上报市里,发挥市、区两级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协同推进项目落地;落实项目经理人机制,全过程跟进项目进展,做好服务。”
各部门进一步加强招商合力
浦东新区今年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招商合力,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外资工作局面。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牵头本领域外资投资促进工作,获取招商线索、组织路演推介、跟进项目落地等;属地招商部门作为招商责任主体,负责推介、洽谈、选址等项目全周期推进工作;保障联络部门负责区层面资源统筹和匹配,更好促进项目落地。
浦东还将落实外资重点项目清单管理机制,根据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分级管理。同时,进一步强化外资统筹调度,由区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外资工作调度会,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并明确项目经理人全过程跟进。
今年,浦东新区的外资工作确定了以下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外资规模方面,争取全年实到外资力争达到80亿美元,全市占比稳中有升。二是主体集聚方面,争取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三是招商路演方面,全区海外招商团组100个以上,全年外资促进活动不少于100场,开展项目路演不少于100次。
多家外企释放投资热情
浦东新区2月6日启动了“共赢浦东、共创未来——2025浦东投资促进年”,多家外资企业释放了看好上海、扎根浦东的鲜明信号。
浦东新区今年将开展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建设十大行动、招商服务五大行动。
十大行动的内容包括:消费活力提振、改革创新攻坚、新质生产力培育、投资提质扩量、民生福祉增进、产业生态体系营造、涉企全流程服务优化、涉企包容审慎监管提质、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和强化法治保障。
招商服务五大行动的内容包括:产业生态聚势行动、行业招商聚力行动、企业服务聚质行动、资源要素聚合行动和招商队伍聚能行动,将落实相关17条举措,并充分发挥“1+38+X”工作体系优势,全力服务和保障浦东招商引资工作。(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投资上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