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让青少年未来胜任于世界 上经贸大讲师团解锁全球胜任力密码文咏珊大尺度
2025-03-26 10:31  浏览:46

“作为模联成员,这堂‘全球胜任力’微课打破了我们对模联的认知,也点燃了我未来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讲师团不仅讲述了国际组织有关专业知识,更用真实的经验和见闻激励我们在模联中主动提出创新方案。”

image.png

在听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球胜任力”讲师团崔文星副教授讲授的关于联合国的微课之后,华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模拟联合国社团社长陈凯瑞同学表达了这样的感想。

image.png

为助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的新时代青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全球胜任力中心于2024年底组建了“全球胜任力”讲师团,遴选优秀师生围绕全球胜任力、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打造系列课程,今年3月起先后走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为大中小学生授课,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全球胜任力的种子,迅速成为了“爆款”课程。

用案例故事点燃青少年的全球治理热情

在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授课时,“全球胜任力”讲师团以“中国智慧解码全球治理”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在校期间被选派至意大利都灵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ITCILO)暑期课程的经济学(国际经济组织人才实验班)黄钰滔同学和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杨亦萌同学,通过讲述在“未来青年领袖”暑期课程项目中解决环保问题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像小树苗一样吸收知识,用本领守护地球”。金融学专业沈敬鈜和王昊骞带领孩子们“云游”瑞士日内瓦多个国际组织总部,向小学生们诠释多元文化。2023级英语专业何雨婷同学则以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中国技术如何惠及全球。

语言能力与使命担当并重,解锁全球胜任力密码

“全球胜任力”讲师团聚焦语言能力与青年担当,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的初中生们讲授了精彩的课程。国际组织学院大四学生何宇豪从自身参军入伍到国际组织实践最终入职国企国际业务岗的成长经历出发,传达“家国情怀是根基,跨文化沟通是桥梁”。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孙婧瑜、孙仪嘉、权一能通过联合国语言科普、校友实习故事,揭示语言作为“和平桥梁”的力量。

image.png

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王怡翔、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马乐和法学(涉外经贸法治卓越人才班)本科生吴奇正分享了寒假里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际组织深度实践研学项目,参访日内瓦11个国际组织的见闻,呼吁青少年“以攀岩者姿态开拓全球胜任力之路”。

互动环节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向讲师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踊跃提问:“如何掌握多语言?”“我们能参与全球治理吗?”讲师团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兼具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为未来全球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全球胜任力”讲师团与模联社的高中生围绕全球治理的实践与创新进行深入互动。国际组织学院何宇豪同学通过中阿锂矿合作案例,阐释青年在国际合作中的独特作用:“青年不仅是全球议题的讨论者,更是解决方案的实践者。”

杨亦萌同学则以WTO临时上诉仲裁机制为例,鼓励模联社同学:“学好专业知识,未来为制定国际规则贡献中国智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陈明月以联合国工作语言为切入点引出,“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跨文化理解的桥梁。在翻译《巴黎协定》时,一个词的误差可能影响国家承诺的解读。”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梁墨涵通过日内瓦国际组织深度实践研学见闻,展现全球治理的深层动力:“在WTO通宵谈判的灯光下,在ICRC逆行者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支撑全球治理的核心—热情与信念。”

课程结束时,模联社成员、高一(2)班石凌深有感触:“陈明月姐姐提到的《巴黎协定》翻译案例让我明白,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消除误解的钥匙。”

image.png

上经贸大“全球胜任力”讲师团走进中小学活动一经推出,广受好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校党总支书记张辉高度评价这门“大思政课”:“大学生讲师团通过贴近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孩子们心中厚植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为培养时代新人探索了新的路径。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团委书记吴安娜则表示:“上经贸大讲师团以‘理论+案例+互动’的三维模式,为模联学子架起知行合一的桥梁。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全球治理的框架,更被青年榜样的热情所感染。我们期待未来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未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球胜任力”讲师团将持续推进课程开发,开放中小学课程预约通道,走进更多大中小学课堂,助力青少年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让更多青少年未来胜任于世界,为中国全面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治理贡献青春力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发表评论
0评